<<  < 2013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经过几个月的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我收获颇丰。现将所学内容总结如下。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首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在被动地位的局面。教师会更注重向学生呈现各种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其次,教学课件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充分实现学校教育的资源共享。比如,教师的论文、教学课件、典型的教案,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沉淀,逐步成为全校教师共同的智慧结晶,可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制作网页,在网页上截图,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如何下载文件,如何做幻灯片,如何运用“word”编辑试卷……。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

  1、使我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

  3、通过讨论练习我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

  4、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5、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⑴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⑶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6、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⑴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⑵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⑶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⑷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7、模块1通过许多案例说出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迷茫与困惑,贴近我们教师。使我对本次培训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我认为通过创建学习团队是本次培训的亮点,在这个团队中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教学理念、教学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学的评价等。模块2非常清晰阐述程的四个要素,成功之处通过列表的形式一目了然地阐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很好的说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通过案例对本模块进行了分析,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讲很有价值。我认为相关的学科应进行相关的培训,这样更有针对性。模块3中介绍了思维导图、问题化设计框架对主题单元进行设计。使我们教师打破了传统以课时设计教学的思维框架,这是本次培训本人收益最大之处。同时也让我一个普通的教师明确了为什么要进行问题化设计,如何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对我的帮助很大。模块4通过案例让我了解了主题资源的类型和组织形式,学习了各类资源的教学功能。能围绕选定的单元学习主题设计资源框架、选取、收集资源,创建主题资源学习网站。模块5使我学会怎样归类教学资源,并建立简易网站与同仁共享。模块6让我了解了如何运用多元化方法去评价,和单元学习的一些要素。模块7让我了解了如何去管理和控制学生,以及学习任务的分配策略,还知道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模块8我整理了自己的培训成果,并对培训项目进行了反思和评价。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以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标签:原创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